5/02/2011

龍象之爭——從中印經濟發展的比較汲取經驗 (雷鼎鳴 )

今年3 23 日, 科大搞了個「中國經濟發展論壇」,找來四位科大商學院的新舊同事當講者,他們是世界銀行資深副總裁與總經濟師林毅夫、中央電視台2010 年年度經濟人物獎得主李稻葵、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及香港的財金大員陳家強局長;我濫竽充數,與鄭國漢充當論壇主持人。

期間,聽林毅夫談到他對中國經濟增長一向樂觀的看法。他估計中國的GDP 在二十年內應可超越美國,如果用購買力平價計算,即考慮到中國的物價遠比美國低,超越美國的時間當然會早得多。我自己的估計是八九年內應可超越美國。


印度或會成為亞軍

如我們把眼光再放遠一點,中國經濟總產值超越美國後的一二十年後又如何?

我在本報提過, 去年1 月, 經濟學諾獎得主伏格爾(Robert Fogel)曾撰文,預測到了2040 年中國的實際GDP(以購買力平價計)可達到123 萬億美元左右(以今天物價計),是到时全世界总產值的40%,美國則只是14%,歐洲是5%!

那麼,全球亞軍是否美國?恐怕不是。最有可能成為到時亞軍的,應是所謂「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

港人一向並無什麼國際視野,一葉蔽目,對目前仍然貧窮落後的印度不會感到很大興趣;我相信絕大部分的港人都說不出誰是印度的總理。但去年11 月奧巴馬訪問印度後,溫家家12 月中也接著到訪,正好反映出當前世界兩大經濟體對印度的重視。

印度近二十年來經濟開始發力,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增長,去年美國的總體GDP,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也只是印度的3.6 倍左右。若印度以後每年增長速度平均比美國快5個百分點,在2037 年左右GDP 便可超過美國。

中印之間的競爭, 早已稱為「龍象之爭」,溫家寶雖否認有這種「爭」,近日又強調「中國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但中國對於這潛在的經濟板塊最大的對手或「龍象共舞」的合作夥伴,怎能掉以輕心?


不可看輕印度改革

至於香港,我們只看一事,便知印度的潛在影響力。十多年前,電腦學科是大學中最熱門的學科之一,學生「打崩頭」的要主修電腦。但到印度成功地、而且廉價地佔據國際上的電腦軟件市場後,全球的軟件業(包括美國、香港)便一沉不起,到今天效果仍然顯著,很多學生似乎仍然對電腦科避之則吉。

印度真的有潛力超越美國的經濟規模嗎?我沒有水晶球,但卻絕不敢排除這種可能性。在九十年代以前,印度經濟尚未改革,印度抗拒外貿,不歡迎外資;政府大力干預市場機制,公營企業泛濫;貪污盛行……,怎麼看也幾乎一無是處。

不過,她九十年代初開始開放市場,擴大私有化, 面目當然不一樣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印度的投資率只有GDP 32%,遠遠比不上中國的47.8 但經濟增長率與中國相比,卻是不遑多讓,使人不能不感到其投資效率之高。中國既然在改革開放後,可以保持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而且尚未見到有終結的跡象,我們怎能對改革後的印度視若等閒?

有人喜歡上綱上線,若中國一直領先印度,則可說成是「中國模式」的勝利;若印度後勁驚人,反超中國,則另有人會說這反映了「民主制度」的優越性。根據去年逝世的經濟史大師、敝校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顧問麥迪遜(Angus Maddison)的估計,從四千年前至十八世紀末,中印兩國GDP 相差無幾,但合起來卻超越了近四千年世界總產量的一半,現時兩國再度崛起,只是回歸歷史的常態而已。對中國和香港來說,更有益有建設性的做法,不是判定誰勝誰敗,而是仔細比較兩國的優點缺點,知己知彼,懂得趨吉避凶。


中國漸失「人口紅利」

我們可首先比較一下兩國現時的起步點,看看兩者的相對優勢和劣勢。

去年中國的GDP(以官方匯率計算)是5.9 萬億美元,是印度1.43 萬億的4.13 倍;但因為印度物價比中國更低,用購買力平價計算,差距不致那麼大。若看過去十多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則中國比印度每年要高出2 個百分點左右。但中印都是人口大國,若要作長遠性的比較,我們必要聚焦在人力資源之上。

剛公布的中國人口普查結果,說去年中國有13.4 億人口,而我們知道印度的人口約12.1 億,相差不足11%。但印度總和生育率是2.62,幾乎等於中國的兩倍,所以印度人口超過中國是指日可待之事(應在十三至十五年內出現)。在兩國人口中,印度人年輕得多,年齡中位數是26.2 歲,中國則是35.5歲。

2015 年左右,中國的「人口紅利」便要消失,代之而來的是「人口赤字」,工作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愈來愈低,經濟會受到拖累,但印度則遠未出現人口老化的問題。中國可能已出現所謂盧易斯(Arthur Lewis1979年經濟諾獎得主)拐點——低技術工人的供給量再不能視作無限,工資會上升,中國不能倚靠廉價勞工推動經濟;印度無此問題,可能會搶走部分低成本工業。

比人口數量更為重要的是人口質素。中印兩國政府在教育上的開支都是GDP 3.2%左右,在世界上排不上頭一百名,沒有值得驕傲自滿的原因。但中國在此有兩個優勢,第一是中國普及教育的起步時間比印度早,據CIA World Factbook 的數據,印度的文盲率高達39%,中國則有8.4%,遠低於印度。第二是中國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十分執着,願意對他們大幅投資。中國的人力資本的總積累,應該比印度優勝。不過,印度人英語水平平均較高,在國際交往上,可能暫時領先中國。


中國開放以外的特色

中印經濟發展的起步點有些不同,但更大的差別來自兩國的發展策略。中國除了採用開放政策,擁抱外貿外,有兩點頗具特色。

一、利用大量低技術勞工搞勞動密集工業,這樣做有個好處。當中國的企業接到足夠多的訂單,變成世界工廠後,員工經歷過大量的重複工作, 等於實踐了「幹中學」(learning-by-doing)的過程,技術及人力資本都得以提升;今天中國工業產品的質量與三十年前相比,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二、中國的投資率佔GDP 的比例已上升至47.8%,高踞世界第一。但把每年產量接近一半拿去再投資,剩下來可用作消費的便一定會很少,而且容易出現產能過剩。更大的問題是經歷過這麼多這麼長時間的投資後,還有什麼回報率高的項目未受考慮?若然資金太多,胡亂找些投資項目,自然會造成損失。

中國近年的方法是動用大量資金搞基建,造成的效果是一座座有日益發達的公路與鐵路網連結、使人目瞪口呆的城市矗立起來(1978年中國有193 座城市, 2009 年有661 座)。但光是靠搞基建吸納資金,其效益總會有時而盡,中國必須另想辦法。

印度的工業比不上中國,她的工業產值只佔GDP 28.6%,而中國是46.8%。

印度的強項是服務業,佔GDP 55.3%,服務業中電腦軟件的編寫更是世界級的。

這樣一來,印度可減低急劇工業化帶來對環境的衝擊。但以印度如此一個人口大國,若工業基礎不夠厚實,將來亦可能出現大問題。

印度的投資總量只佔GDP 32%,目前看不出她有過度投資的跡象,也許她的經濟增長比中國式的勒緊褲頭節衣縮食、倚靠高儲蓄的資金積累策略更健康。

第三樣我們要注意的是制度問題。印度給英國管治一百多年,1947 年獨立後,繼承了英國的民主制度、司法制度與公務員文官制度,後兩者與香港頗為相似。

但這些制度是否足以保障印度的經濟增長,似乎未必,在九十年代以前尤其如此。


總結有利經驗

印度政府干預經濟頗為嚴重,幾乎可視之為計劃經濟,各種監管法規多如牛毛,偏偏她的法庭又一板一眼,跟隨英國遺風,按章辦事。有人或會以為她的法庭在維持公義,其實有點捉錯用神,這些法規不少都是官僚制度的產品,與公義風馬牛不相及。這種環境最易滋生貪污,官僚收到賄款後,自會懂得發放各種許可證,投資者也不用搞上法庭。

要面對最大風險的,反而可能是不懂賄賂不懂當地法例的外來投資者。我有一位商界朋友,曾購入印度某公司的股份,當上重要的股東之一,但他只把這當作是眾多投資的一項,從來不理公司運作。不料,印度的公司管理層不知觸犯了甚麼條例,這位不知就裏的朋友竟遭印度法庭傳召,如果敗訴,更可能要受幾天牢獄之苦。若然不應召到印度上庭,印度法庭可發出通緝令,旅行時出入與印度有協議的國家的移民局時,可被「緝拿歸案」;朋友惟有大嘆倒霉,不敢再到印度投資。

中國也是規章制度頗多的國家,本地人或會懂得如印度人一樣,靠關係和賄賂避過這些法規的束縛。兩國一是民主制、一是威權制,但在過度監管(隨之而來的是某些人反而可以不受監管)的條件下,出現的貪污與不利營商的問題,卻是一致的。

中國和香港其實都值得仔細研究印度,總結對自己有利的經驗。


HKEJ   20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