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2012

QE3背後的政策考量 (雷鼎鳴)


自去年開始,我一直相信聯儲局定會推出QE3,時間會在美國大選之前, 但不會早太多。這個推論道理簡單,美國失業率無法跌破8%,大大不利於奧巴馬的選情。而QE3 這類貨幣政策,若是成功的話,有機會把失業率暫時推低;不過,推低後有可能反彈回升,所以QE3 若是搞得太早,投票前失業率回升,對選情破壞可能更大。

 

兩周前貝南奇在傑克遜洞(Jackson Hole)的演講語焉不詳,我在被訪問作評論時,已預感他可能有動作。中央銀行出招前,慣例是不露風聲,行動必須使人感到突然,才能把效果最大化。現在9 月中宣布推出QE3,應是時間早經計算精準的動作。

 

 

貝南奇另有所圖

 

美國現在頭號的經濟問題是如何降低失業率。按照傳統的菲里蒲斯曲線(Phillips Curve)理論,增加貨幣量引致通脹後,可能造成短暫的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僱主眼見自己銷售的物價上升,可能誤以為是生意突然好轉,更多的人願意購買自己的商品,而不知這只是百物騰貴所造成的假象。在發現真相之前,僱主可能會多僱人手,去應付他誤以為正在上升的生意。但到得悉真相後,又會把多餘的僱員開除掉,失業率短暫下跌後又再回升。

 

從此可知,政府的按照傳統理論,貨幣政策有其局限性,就算能生一時之效,終也會被人民識破真相,效果迅速消失。假若人民一早已預期政府將搞量化寬鬆,大印鈔票、通脹重臨,那麼他們就算見到物價上升,也不會推斷為自己的產品比前受歡迎,毋須多僱員工,整個QE3 便完全失去降低失業的效用。

 

若上述所說屬實, 那麼還搞什麼QE3?貝南奇並非省油燈,從這三次的量化寬鬆的細節推敲,他是另有所圖,雖然他不見得容易成功,我們先回顧一下這幾次量化寬鬆的細節變化。

 

聯儲局的QE1 2008 11 25 日開始,當時它宣布要買入6000 億元(美元.下同)的債券,而其中5000 億元是與房地產作基礎的證券(Mortgage-based Securities, MBS),當中不少被當作可能是有毒的資產。

 

聯儲局此舉屬於「擴大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expansion)的手段。

 

聯儲局多「印」鈔票(其實並非真的印刷),付錢給銀行,等於擴大了自己的負債。銀行把手持的MBS 交給了聯儲局,後者的資產也便增加了。這個政策當時的用意,是打救金融海嘯後岌岌可危的銀行體制,降低失業率並非其主要目標。

 

銀行經歷了次按危機後,突然發現持有的MBS 可能都是有毒廢紙,價值存疑,聯儲局肯把它們買走,自是額手稱慶。

 

若無QE1,可能有一批銀行早已倒閉。

 

從數量而言,QE1 涉及的數量是驚人的。2008 9 月,美國銀行體制的貨幣基礎(包括流通及儲於銀行倉庫中的鈔票及銀行的儲備)大約有8750 億元,QE1 的第一階段竟要向貨幣基礎注入6000 億元,等於69%增長!若銀行不是把這些新增較安全的儲備都存放倉庫中以作壯膽之用,美國的貨幣量可能也會增加69%,通脹必極為高企。

 

2009 3 18 日聯儲局又宣布要推動QE1 的下半部,要買入7500億元MBS1000 億元機構債券、3000 億元政府長債,手筆更大,美國銀行體制的儲備是更瘋狂地增加。

 

但儲備歸儲備,流通的貨幣量卻並沒有增加多少,通脹率也不高。

 

2010 11 3 日,QE2 也終出籠,聯儲局宣布打算再買入6000 億元政府長債,這次沒有在私人機構手中買入MBS。它的目的似乎不在吸走銀行的有毒資產,而是繼續保持低息環境,以誘發企業重新出發的力量。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也一直定格在低無可低的接近零水平。

 

2011 9 21 日聯儲局眼看美國的經濟及就業仍無顯著復蘇,惟有再次出招,這次倒不再倚靠聯儲局擴大資產負債表的量化寬鬆,而是改變資產負債表組合的所謂操作扭曲(Operation Twist)。

 

聯儲局宣布要於2012 6 月前賣掉4000 億元的政府短債,再買入同等數量的政府長債。這樣做可把長債息率壓低,希望有利企業決心作長線投資。

 

 

聯儲局須取信市場

 

上述政策有無效果?QE1 的確有助防止美國金融危機擴散。QE2繼續把息口壓低,但對降低失業率顯然起不了大作用。貝南奇認為,包括操作扭曲在內的政策已起了一點作用,否則GDP 會比目前更少了幾個百分點。現在新的挑戰是,在利率近零(或負實質利率)的環境下,聯儲局是否已廢了武功,無所作為?貝南奇用操作扭曲時,顯然已不同意此說。推出QE3 又有沒有新的玄機?

 

在傑克遜洞各國銀行家的會議中,有一篇學術論文大出風頭,今次QE3 的設計靈感可能也來自此文章。文章的作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伍德福(Michael Woodford )【註】,此君是我在芝大讀本科時差不多同期的同校同學,但我不認識他。伍德福在芝大任教過九年,後來在普林斯頓與貝南奇做同事,並合作過研究,近年則轉到哥倫比亞。

 

文章回顧了有關貨幣政策的文獻,並特別針對利率歸零時的政策。伍德福認為,要增加經濟活力最重要的是管理好預期。現在利率雖低,但投資者經過金融海嘯後,早已是驚弓之鳥,他們擔心一旦增加投資,利率隨時回升,那時便可能受困。

 

因此,要讓他們放心投資,必須令他們相信利率在很長的時間內都不會上升,就算經濟復蘇,利率也不會這麼快上升。

 

此話說來容易,但要市場中人相信聯儲局的承諾殊不簡單。貝南奇早已把低息環境的屆滿期限一推再推,但勞工市場中的失業率硬是無動於衷。

 

不可不知,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行長在改變政策前,大都會信誓旦旦保證政策的延續性(金管局一直都說不會改變聯制,此說是否可信?)。問題的關鍵是聯儲局如何取信於民?

 

伍德福認為「名義GDP 水平標靶」(Nominal GDP level targeting)雖不盡如理想,也是不錯的方法。金融海嘯後,美國的名義GDP 水平與增長速度都下跌了。假若沒有海嘯,經濟軌仍按以往步伐增長,那麼今天的名義GDP 應比現在所見的高出16%左右。所謂「名義GDP水平標靶」政策,便是用貨幣政策把名義GDP 推回過去的軌,這便要求名義GDP 要增長16%以上,然後再保持正常的每年4%至5%增長速度。

 

GDP 這麼容易推高嗎?要推動扣除通脹後的實質GDP 的確不易,短期內增加16 %更是癡人說夢。但伍德福所說的是名義GDP,只要通脹夠高,就算實質GDP 不變,名義GDP 也可以很快上去。

 

要通脹嗎?中央銀行都優而為之,印鈔票便可。

 

這個政策的目標是告訴人民,GDP一日未回到過去的軌跡,聯儲局都會不惜一切,大印鈔票,保持利率低企。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而且有工具可保證能達此目標,所以容易使人民相信聯儲局的承諾,企業對前景有了信心便可開動機器、多僱工人,停頓了的經濟可再起動。

 

這算是一個新的政策方向,我相信第一次實施可能對不少企業有作用,大家都因聯儲局的保證而較放心投資。不過,長遠而言,它將來是否仍有成效卻難說得很。

 

 

偏離承諾即失效

 

聯儲局只要有一次偏離了它的承諾,大家便會對該政策失去信心,政策也因而失效。假設四年後,名義GDP 早已達標,但實質GDP 卻只是稍有上升,達標的原因是物價變得很貴,到時聯儲局可能便要面對新的政治壓力,要緊縮貨幣、壓縮通脹。但如此一來,則等於要推低名義GDP,脫離原來的軌跡了。若經此一役,名義GDP 的標靶,未必再能使投資者安心。

 

今次的QE3,尚未以名義GDP 水平作為標靶,但性質相同。貝南奇沒有設下政策完成的限期,但卻表明每月要用400 億元買入MBS,直至失業率顯著回落。這種無限期的承諾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之風,也許可以得到預期效果。

 

不過,將來若失業率只是下降少許,但通脹厲害,貝南奇是否仍能堅持每月400 億元的承諾,現仍言之尚早。

 

不論美國的失業率是否能回落,美國的銀行體制每月有了多400 億元的儲備,貨幣供應量終也會增加。每月400 億元等於一年4800 億元,是現在貨幣基礎的18 %。部分通脹會輸出,香港的樓價股票應可得一段時間的支持。

 

註: Michael Woodford, Methods of Policy Accommodation at the Interest-Rate Lower Bound , 2012-8-20.

 
(HKEJ   201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