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2013

蓋棺論定戴卓爾夫人 (雷鼎鳴)


戴卓爾夫人已經仙遊,蓋棺論定此其時也。世界主流意見大都對她讚頌欽敬,但亦有英國人為她的離世而歡呼慶祝,並要BBC 播出舊歌來羞辱她。以她如鋼鐵般堅強的性格,若泉下有知,亦絕不會為此兩極反應而對自己的信念有所動搖。她在任內(1979 54日至19901128日)打過大小硬仗無數,戰果足以顯示她拯救了英國的經濟,但同時亦是免費午餐派及工會的天敵。她的上台與下台,都與她的戰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1978 年底至1979年初的冬天,英國爆發了一次規模巨大的工潮。其時工黨首相卡拉漢本來與工會有親密關係,但因要控制通脹,對公營部門工會的加薪要求不得不加以限制。這便引發了一連串大罷工,路上垃圾成堆;掘墳人不幹活,幾百具屍體在停屍間不能下葬;醫院外工會糾察線使醫療服務停頓;運載汽油的貨車司機罷工,到處油站都無油可供應……;局面變得難以收拾,史稱「不滿的冬天」,但卡拉漢卻似乎不把這當作一回事。

 

在五六十年代,左派勢力抬頭,工會頗受輿論支持,但英國經濟卻往往由工會把持,進退不得。戴卓爾夫人對此旗幟鮮明,大肆鞭撻。一波波工潮愈搞愈烈,人民對工會愈來愈反感,民意轉向,保守黨得到的支持壯大,1979年的大選中它在議會增添了六十二席,工黨卻失去五十席,戴卓爾夫人終登上首相寶座。

 

 

工潮迭起出任首相

 

她上台後乘著不滿工會的民情推動立法,提高進行罷工的門檻,從此,工會若未得工人投票授權,罷工便屬違法。1979年英國工會會員人數高達1321萬,佔勞動人口的44.8%;但到了1990年戴卓爾夫人下台時,工會人數已下降至981萬,只佔總勞動人口的33.9%。因為工潮而喪失掉的總工作天,也從1979 年的2947萬天猛跌至1990 年的190萬天。

 

但要正確評價戴卓爾夫人抑制工會與工潮的功過,我們還須檢視兩個問題。第一是工會的集體行動與組織的工潮是否正義?第二是工會勢力下降,究竟是時勢使然還是應歸功或諉過於戴卓爾夫人?

 

在主流的經濟理論中,倘若勞工市場是自由競爭的話,不同人等的工資會趨向於該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值(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換言之,若多僱用一人,他可替僱主生產的價值大於工資的話,僱主會有誘因多聘請一些人,直至最後僱用的一人生產值跌至等同工資為止。同理,資本的回報率亦會等於資本的邊際生產值。著名的歐拉定理(Euler's Theorem) 早已證明,在規模效應或規模反效應在市場壓力下消失無蹤時,上述訂出的勞工工資與資本回報,剛好可把總產值完美地全部分配掉,分配方法且是對稱的,不存在資方剝削勞方或勞方剝削資方。數十年前我初讀這新古典經濟學收入分配的核心理論時,已不能不讚嘆其數學結構的簡單優美。但要注意,此結果所需的條件是市場競爭。

 

 

壓抑工會態度堅決

 

工會與常隨之而來的集體行動是一種壟斷力量,主要目的是要把薪酬推高,若是薪酬高於工人的邊際生產力,這便是對資方及消費者的一種剝削。美國底特律的普通汽車工人年薪及福利可達15萬美元,正是這現象的表表者。同理,僱主之間的組織也可能具備壟斷力量,若他們有密謀不理市場競爭力量,共同壓低工人薪酬,則可視為剝削工人。若是工人有工會,僱主有僱主聯會,最後薪金與資本回報率是什麼,是否符合競爭市場的水位,這完全取決於雙方的議價力量;但結果多數與市場所定價位不符,並不理想。由是之故,我一向不認同工會與僱主聯會的存在價值,兩者都批評。

 

在戴卓爾夫人所面對的英國勞動市場中,工會顯然有巨大的市場力量。工會人數幾乎有總工作人口的一半,而且在某些行業,非工會會員根本不被允許工作,稍作幫忙也受禁止,「不滿的冬天」當中所顯示出工潮對社會的破壞力,在在使大部分英國人相信戴卓爾夫人抑制工會的政策與立場是正義的。當然,參與工潮的工人不大可能認同此點。

 

但戴卓爾夫人任內工會人數急劇下降只是她的「功勞」嗎?她反工會的堅決態度及策略,歷史不能抹煞,但我們也應注意到工會力量減退,正是多個發達國家的大勢所趨。1990年英國仍有981萬工會會員,但跌勢不止,到了2009 年人數已下挫至705萬人,佔勞動力的22.5%。工潮所造成的工作天損失,亦繼續跌至45.5萬天。在美國,此種跌勢也極其明顯,198023%的勞動力是工會會員,經過連年下降後,到了2012年只剩下11.2%,工會力量只在個別行業內才起作用。

 

為什麼工會力量會減弱?這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企業與工人都要面對全球的競爭,你的人工比別處高嗎?買家隨時可轉到別國買貨,工會就算有本土性的壟斷力量,但卻不能在全球壟斷。最近香港工潮中,正有不少人擔心將來貨運業務會轉至內地其他口岸。以數據而論,工會能為工人帶來的「紅利」亦慢慢萎縮。1995年英國工會會員平均薪水比非會員要高25.9%,但到了2011年已降至18.1%。這「紅利」是否真實也說不得準,工會會員多數年紀較大經驗豐富,他們較高薪,並不全部因為是工會會員之故。

 

 

削減開支經濟有增

 

由上所述,戴卓爾夫人只是順著國際大勢削弱工會的力量而已,當然她的作用也是不可磨滅的。不少人認為她拯救了英國經濟,她尚有其他什麼「貢獻」?

 

有兩個指標是很有用的。第一是政府的開支。在198081年度,她剛上任後,英國公共開支佔GDP的比例是47%,戴卓爾夫人雖努力通過私有化等手段壓縮政府規模,但阻力重重。在198485年度,這比例仍佔47.4%,一直到她下台時的1990 91 年度,公共開支才跌至佔GDP 39.1%。

 

第二個指標是 GDP 的增長率。她剛上台時的 1980 年,英國仍在衰退,GDP 負增長2.08%。戴卓爾夫人花了幾年時間才扭轉乾坤,198085GDP平均每年增長只得2.12%,但到了198590年,增長率已上升至每年平均3.32%,這結果可說明,增加政府開支不見得有利於經濟,戴卓爾夫人做到了削減政府開支的同時,還有更好的經濟增長。此外,她把21%的通脹率也控制住了。

 

有人說她放寬了對銀行業的監管,因而埋下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種子。我們只要檢視歷史,便知此說極不準確。在1986年戴卓爾夫人的政府的確有引入一些新規則,對倫敦股票交易所放鬆了一些不必要的束縛,但其主要項目不外乎是引入電腦交易使過程現代化,拆牆鬆綁使外國公司也可買下本國公司,將經紀與他們之間的中介人公司所存在的一些障礙廢除掉,有利日後發展多元化的銀行服務,又容許股票佣金收費靈活一點,以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這些措施被稱作「大爆炸」(Big Bang) 使到倫敦的金融業務競爭力大增,但與多年後的金融危機基本上風馬牛不相及。

 

我以前多次說過,美國政府替房利美房貸美包底所產生的道德風險是造成次按危機的根源。投資銀行的股權極度分散,沒有大股東老闆去守護銀行利益,是使到交易員不計風險胡亂投資的基礎。包括佛利民等在內的經濟學家一直都認為金融業與銀行業要有適度的政府介入,例如貨幣量要牢牢地控制在政府手中,中央銀行有責任要扮演最後信貸人角色等等皆是。戴卓爾夫人對政府的正確角色並無破壞,但卻使倫敦日後成為了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華爾街的國際性比不上倫敦)。

 

在金融銀行業中,戴卓爾夫人對英國尚有一重大貢獻,便是反對英國加入歐羅區。

 

把不同國家用統一貨幣綁在一起,但又容許她們有各自的財政政策,喜歡作大花筒的便大花筒,出事後別人怕歐羅崩潰不得不打救,這自相矛盾的制度所衍生的亂象今天已在歐債危機中暴露無遺,足證當年的戴卓爾夫人雖非經濟學家,但經濟的直觀能力超卓。

 

導致戴卓爾夫人下台的是她的「人頭稅」(Poll tax) 她推出這個稅項,以代替房屋的「差餉」。後者與香港的一樣,稅額視乎所擁有房屋名義上的租金是多少。「人頭稅」古已有之,是向每一成年人徵收固定稅款,但低收入家庭的稅款可以減低。稅款多少由地方的委員會決定,收入也只是用來支付地區服務的費用。戴卓爾夫人「人頭稅」背後的理念其實是港人所熟知的「用者自付」,公民享受公共服務的同時,有義務要繳付開支,但在吃了幾十年免費午餐的英國人心中,這不一定能夠接受。

 

 

痛恨懶人終生奮鬥

 

在執行時技術上也出現問題,一些地方委員會飛擒大咬,徵收的稅額過高,也有人隱形失蹤以逃避交稅,致使別人要負擔更重的稅。政策背後的理念就算如何正確,細節出了問題,一樣會被人抓著痛腳肆意打擊。戴卓爾夫人被保守黨人叛變,惟有下台。

 

戴卓爾夫人的核心信念是什麼?她是一個對道德風險有深刻認識的人。電影《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傳》有段對白對此有很精準的概括。在內閣討論「人頭稅」的存廢時,她說:「若要在這個國家生活,你必須為此特權而付出代價,付出多少也要付出!若一點也不付,你不會對任何問題加以理會」;「就算街上垃圾成堆」,「你只會認為這是別人的問題、政府的問題!」她接著訓斥那些想在「人頭稅」問題上讓步的同僚:「你們從來不用為任何事而奮鬥,你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別人給予的──正因你們心中為此歉疚,所以你們才不敢對抗他們。」「我要代表所有靠自己殺出血路的人正告你們:我們痛恨那些懶人,那些只想取得好處而從來對社會不作貢獻的人!(要這些人交稅)我們絕對不會感到道德上有所虧損!」電影中的戴卓爾夫人確是一個深刻的人性觀察者。在香港最反對免費午餐的,往往不是商界,也不是從來未捱過苦的年輕人,而是經歷過獅子山下歲月奮鬥而上的市民。

 
(HKEJ  20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