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2014

網購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雷鼎鳴)


但凡一個國家的經濟在急速增長,人民的創意必會被激發出來,新生事物會層出不窮。眾所周知,內地經濟社會問題極多,但我們「隔岸觀火」,看看內地人民如何解決一些老大難問題時,也會目不暇給。近年電子商貿,尤其是網購的飛躍式發展,可能會替中國以至全球的經濟與民生都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連世界各地有遠見的投資者都被驚動,但在香港,除了一些有相關業務的商界精英外,一般人等卻似是忙於世紀內耗,沒空理會,遑論掌握機遇了。

 

電子商貿包括很多種形式,讀者只要在網上找一找O2OOnline Offline;線上購買,線下經營及消費)的相關訊息,當可容易找到各種不同形式的定義,這裏只集中討論網購。網購出現已很久,年輕人對此當然不會感到陌生。有學生告訴我,她過去兩年來所有的購物(吃飯買菜等例外),全部都是通過網購。我自己多年來已常在網上購書,近年有時連大型家電也有通過網購,雖無法亦無興趣跟上潮流,但對網購已稍有熟悉。

 

網購消費 金額巨大

 

中國近年出現的網購潮意義卻比一般想像中來得深遠,值得我們細思。

 

首先是它的規模。要考量網購在內地膨脹的規模,必須先注意最大的網購營運商佔市場份額超過一半(有說是八成)的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淘寶網等的業務。今年11 11 日,即內地網民所稱的「光棍日」(或「光棍節」;此詞似源自1993年南京大學四名「名草無主」學生在宿舍中的臥談會,大家討論如何脫離單身身份,1111日形似四枝光棍),在阿里巴巴的打折促銷活動下,阿里一天的成交量竟達571億元人民幣(93.2 億美元),比去年同日的350.19 億元增加了63.05%

 

中國的其他公司也有加入戰團,各快遞公司紛紛擴充交通工具,去年11月它們便租下過百架飛機方便運貨。其實,去年中國在光棍日通過互聯網的單日銷售量已達到80億美元,超過了美國在感恩節後的「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1111日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購日,到了今年,恐怕光是阿里一公司在當天的網購,也超過了整個美國。

 

一天的銷售額作不了準,中國全年的網購額又有多大?據艾瑞諮詢公司的估計,2013 年有1.85 萬億元,比2012年增加42%。在那年,中國的居民消費共21.22萬億元,那麼,網購額便佔私人消費的8.7%了。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前景,上海今年首三季網購已佔零售額的17%,比去年同期增50.8%,大摩則認為到了2018年中國電子商貿的總量會超越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

 

勞力背後 科技支撐

 

不過,對網購最有信心的還是阿里的馬雲。他在2012年中央電視台年度經濟人物獎的儀式上與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打賭,十年後,即2022年,若電子商務能佔到中國零售市場的50%或以上,則王健林要輸1億元予馬雲,若達不到50%,則馬雲要輸1億元;一年後,即20131212日,王健林則說這賭局是開個玩笑,要取消賭局。

 

我沒有水晶球,不知將來誰會贏,但以現時網購的增速去推斷,50% 的零售額不見得是天方夜譚。這50% 是什麼意義?中國現在似希望推動消費,消費開支的增速在未來一段時間很可能比GDP的增長要快。就以消費每年7%的增長率作一參考,用2013年的物價作計算,到了2022年,中國的居民消費可達39萬億元人民幣(這尚未包括到時政府可能超過14萬億元的消費)。39萬億元的一半便是19.5萬億元了。

 

這麼巨大數額的網購消費能帶動的商機顯然十分巨大,物流、運輸、快遞、財務支付、保險等等業務便有了基礎長足發展,這當中又會激發出多少創意、多少新科技、多少企業精神?我月前在北大附近舊書城街頭的路旁邊,突見到一大群人及木頭車在那裏聚集,走近看個究竟,原來是有些工作人員把堆積如山的書本包好寫上地址並放在木頭車上拉走運到全國各地。這些應都是網購的書籍,看他們快如閃電的動作,一個個包裹妥妥貼貼的出現眼前,人力與低科技木頭車的背後,卻赫然是有高科技互聯網,甚至是有尖端技術「大數據」、「雲技術」、「保密支付系統」的支持,網購竟使到高科技得與中國急待就業的低技術但勤懇的勞工相結合,使人讚嘆!

 

網購又絕非只有科技含義,在中國,它正扮演重建整個消費者市場的角色。中國的居民消費去年只佔GDP36.17%,就算加上政府消費,總消費也只佔GDP49.8%,按世界標準而言,這是頗低的水平。消費率低企影響有正有負,正面效果是儲蓄會增加,從而可推高投資比率,保持經濟的長期高增長;負面作用是人民只能努力工作,卻得不到多少享用物質或服務的機會。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10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49.8% 的消費率太低,「要清除抑制消費的障礙」。怎樣才可清除這些障礙?過去我也曾寫過,中國儲蓄率高企的原因很多,例如要儲蓄以增加子女在婚姻市場上的競爭力、保障退休等等,但現在的焦點是如何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假貨劣貨及坑蒙拐騙。

 

中國在市場監管上的紀錄並不良好,假貨充斥,有毒產品令人談虎色變,但對售賣劣假貨的商戶如何懲罰卻非易事,它們大可賺了一輪快錢後便揚長而去,無影無蹤,及後又再改頭換面重新出來行騙。

 

阿里巴巴發展出來的商業模式卻是頗有針對性,在奸商想出破解方法之前,很能起到規範市場的作用。在阿里旗下的網站當商戶,參與者要交保證金,又要付幾萬元的年費,買賣的金額中又要抽取一定百分比的技術費。商戶交了這麼多費用後,便像是在百貨商場中開了個託賣專櫃(consignment),客人到網站瀏覽,選貨品選商戶,後者便有生意可做。

 

阿里又提供了相對安全的支付方法「支付寶」,連替商品買保險的服務也開拓了;客戶收到貨物滿意後,阿里才把客戶已付的款項轉到商戶處,以防貨不對辦;客戶在貨物到後幾天仍有權退貨。這些招數都是針對如何增進消費者信心。

 

商戶若遭檢舉投訴,有懲罰機制,會被扣分,扣分多的,保證金會被沒收,甚至在網站中遭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屏障,在技術上,這等於要它關門大吉了;表現好的商戶卻可獲得退回部分或全部年費。這些招數我相信頗為有效,比起政府官僚架構中冗長的調查應迅速得多,要你關門只須對電腦落一屏障的指令便可。網購因而不應只視作為一種新的交易平台,它能提供誘因,使到中國的消費市場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保證消費品的品質本來並不是易事,中國的市場也飽受此困擾,但有挑戰才會有創意,阿里與其他電子商務供應商想出各種辦法去解決問題,雖不一定完美,但已充分顯示其頭腦了。

 

懲罰機制 保證品質

 

香港在鴉片戰爭以後的一百多年來,一直扮演中介人的角色,如何做好中間人,本應是香港的核心技能,這只要看看香港的轉口貿易與物流,以及金融服務業此等中介服務,香港都做得不錯,便可知香港是個很適合提供中介服務的地方;但在網購這一會掀起零售業翻天覆地變化的發展上,香港的貢獻竟是似有若無,無足掛齒,甚至在阿里巴巴希望到港上市一事上,香港也交了白卷。這究竟是否意味港人曾經一度擁有的企業精神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面臨枯竭?

 

工作能力與創意都須要包含知識、經驗及幹勁的人力資本去支撐。

 

十多年前我有篇在《政治經濟學報》(JPE )刊登的論文,內中把人力資本分作兩種,一種是有利於生產力能為社會創富的傳統意義上的人力資本,另一種是政治資本;後者是一種有利於把社會中的總生產多搶到自己手上的知識、技能或關係。

 

兩種人力資本都須要投資,但對社會的貢獻卻大相徑庭。社會中人若把主要精力放在政治資本之上,最終的結局只會變成人人搶權內耗,生產活動停滯,社會會變成鬥獸場;人民的創意會轉到政治鬥爭的技巧之上,愈有創意,愈能增加投資到政治資本的回報,但也愈使鬥爭激烈,釀成多輸的局面,經濟增長,人民脫貧,也就免談了。鄰近香港的內地發生如網購等大規模的社會轉變,也不會有人懂得去思量如何利用機會了,這是殊堪可惜的事。

 

(信报   2014-12-5